“匈中文化教育合作新的里程碑”——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举行“中东欧文化教育”办公室揭牌仪式暨《留学匈牙利》中文新书发布会

 

2020年11月12日上午,“中东欧文化教育”办公室揭牌仪式暨《留学匈牙利》中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举行。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部国务秘书(外交部副部长)帕乔伊·托马西奇·奥尔绍伊奥博士、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王峥参赞、匈牙利外交外贸部秘书长兰吉尔·米克洛什先生,中国司司长托特·梅萨罗什·马尔塔女士,中欧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席高东红女士,《留学匈牙利》作者张伟先生,以及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博士,李斯特音乐学院副院长费歌德·尤拉博士,美术大学、体育大学、匈牙利人力资源部、科技创新部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廖鸿华先生、“中东欧文化教育”中国总代表张钢先生、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北京办公室主任钱竹先生、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太原办公室主任单红龙先生、南昌办公室的主要工作人员和中匈部分高等院校、中学师生共同参加了这次的跨国视频连线发布会。

 

微信图片_202011131353571_副本

微信图片_202011131538311_副本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国务秘书帕乔伊·托马西奇·奥尔绍伊奥博士首先在致辞中说:“中匈两国全面合作及所展现的成果足以表明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和发展水平。目前,中匈友好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很高兴我们都能参与其中,并为此做出贡献。”

帕乔伊·托马西奇·奥尔绍伊奥国务秘书在高度肯定匈中文化教育合作健康发展时说到:“目前,两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合作与发展。今天‘中东欧文化教育’办公室的成立以及中文版《留学匈牙利》的出版发行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国务秘书在讲话中抑制不住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我们为匈牙利民族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我们匈牙利国家虽小,但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无论是获得的诺贝尔奖项,还是在音乐、体育方面的成就,都充分表现出我们对人类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1131419534_副本

 

国务秘书继续谈到:“中匈文化教育合作力度大,成效显著。分布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等五座城市的大学分别建立了五所孔子学院;在布达佩斯创建立了十二年制的匈中双语学校;在匈牙利央行支持下,上海复旦大学在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设立了EMBA双学位教育,这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国家合作设立的第一个EMBA专业课程。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中国大学在匈牙利设立新校园的计划。2015年开始,我们驻北京的匈牙利文化中心建立了柯达伊音乐教学站,中国是我们目前所有驻外文化机构唯一设立柯达伊音乐教学站点的国家。”

帕乔伊·托马西奇·奥尔绍伊奥博士说:“我们高兴地看到‘中东欧文化教育’办公室的成立,并在北京、太原、南昌设立了三家中国分支机构,来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进一步了解匈牙利,提高匈牙利在中国人心中的知名度,拉近中国学生和匈牙利高等教育的距离。”

帕乔伊·托马西奇·奥尔绍伊奥博士最后说到:“今天,我们在这重要的里程碑时刻,欣喜地看到了《留学匈牙利》中文书的出版,书中不仅重点介绍了匈牙利的22所大学,还把匈牙利的综合概况以及文化、科技、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做了宣传。我确信,此书一定会促使匈中两国双边的人文环境越来越好,双方的互信会不断增强。建议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来积极推荐这本书。”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文化处王峥参赞在致辞中,首先对匈牙利“中东欧文化教育”办公室成立及《留学匈牙利》中文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永远离不开文化、教育。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教育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微信图片_202011131419533_副本

 

王峥参赞说:“匈牙利地处中欧,马扎尔民族在定居欧洲1100多年时间里,取得过无数骄人的成绩,创造过惊世不朽的辉煌。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众多领域中总是能崭露头角、一鸣惊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传承至今。文化、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中国并未因此而自满,相反,我们还会自视不足,敞开胸怀,取长补短,接纳和学习外来的科技、文化、教育,借鉴西方的文明。”关于匈中教育合作,王峥参赞说:“匈牙利与中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在中东欧国家中始终走在最前列。中国提出了许多积极倡议和国际合作计划,匈牙利都是欧盟国家中最坚定的支持者。在这些大背景下,中匈教育合作的大门相互敞开,互动频繁,不断深化合作。”他说:“匈牙利有深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优势专业学科,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前来就读。今天,在两国政府和文化教育机构推动下,在中匈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下,我们见证了‘中东欧文化教育’办公室的成立。这意味着中匈教育合作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王峥参赞在讲话中说:“中欧文化教育基金会长期致力于中匈、中欧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成绩显著。现在,他们又奉献出这本关于匈牙利教育宣传的书籍——《留学匈牙利》。我希望本书能对那些打算前往匈牙利读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所启发。更希望同学和家长们在选择匈牙利大学之前,通过这本手册和其它各种渠道,对匈牙利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有个充分的了解,做到有备而无患。对决心来匈牙利读书的学生,希望你们坚定信念,把自身的优势和匈牙利的教育资源有效结合,努力做到学有所成。无论走到哪儿都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气息散发出来,把在国外接受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健康有益的内容带回中国,更好地报效父母、国家和社会。”王峥参赞最后说到:“在中匈文化教育合作交流的进程中,我们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及文化教育处始终都是你们坚定的支持者。”

中欧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席高东红女士发言时说:“首先,非常感谢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把‘中东欧文化教育’这块沉甸甸的牌子授予了我们!这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肯定和对未来开拓中匈文化教育合作的信任与期待。”她说:“匈牙利高等教育基础资源良好,很多专业学科在国际上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把匈牙利良好的教育资源让中国社会广泛认可并有效接轨,则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微信图片_20201113153831

 

高东红女士说:“匈牙利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理念新,发展成熟,但仍有巨大可拓展空间。如何发挥我们的桥梁作用,在这有效空间的平台上挥洒自如地开展合作,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她在谈到“教育”时,高女士说:“中匈教育无论是从知识结构、文化形态、教学理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求同存异,缩小差别是我们需要面对和克服的一项巨大困难。对此,我们会想方设法,汇集中国优质生源来配合我们的高校体制。针对中国生源的特殊性和现状,在制定招生计划、课程设置上能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在不影响匈牙利教育体制、教学规划的前提下,集思广益,拓展合作。”她还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报名参加高考人数超过了1000万。2019年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超过70万。当年在匈牙利来自中国的学生总数是2788人,不足中国当年出国留学生比例的0.4%,这就是摆在我们各高校面前的中国留学生巨大的生源群体。”高东红女士最后说到:“教育是一个实实在在而又恒久的概念。教育既要有充分的理论和经验作为基础,又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可谓任重而道远。无论是匈牙利还是中国,教育家先驱都是从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中一路走来。前人能在艰苦的历史条件下筑成坚实的教育根基,我们毫无理由不在他们的教育基业上再添砖加瓦、发扬光大,使之更加灿烂辉煌。”   

《留学匈牙利》中文版一书的作者张伟先生发言时谈到:“《留学匈牙利》是在匈牙利外交外贸部的倡议下,最终由我们中欧文化教育基金会负责编撰完成,中国经济日报社旗下的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编辑出版,前后历经一年多时间。”  

 

微信图片_20201113135357_副本

 

张伟先生说:“我有幸承担该书的撰写工作。书的篇章结构设计认真听取了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最后确定为四个部分。在围绕“匈牙利教育”和“大学介绍”这两个主题内容上,穿插安排了其它两个与文化教育相关的部分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宣传匈牙利高等教育的同时,加深读者对匈牙利更全面的了解。”

他说:“此书的编写完全基于匈牙利所特有的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教育内涵。这些历经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积累,构成了人类文明宝库的一部分。今天,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将其发扬光大。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表现出我们能力的不足,内容的缺失,甚至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但我相信,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匈牙利民族和文化那熠熠生辉的一面。”张伟先生继续说到:“我希望能以此书的出版为起点和契机,在必要的时候,把匈牙利更多的文化、科技、教育的优秀成果以及民族历史、民俗文化编撰成中文资料,呈现给广大中国读者。” 匈牙利外交部长西亚尔托·彼得以及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先生,百忙之中还分别向本书读者致辞,张伟先生向他们表达出最诚挚的谢意!张伟先生最后说到:“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前大使段洁龙先生积极肯定本书编写的意义,并愉快地为本书作了序。段大使和使馆各部门尤其是文化教育处对我们所有关于中匈文化教育交流工作总是给予极大的支持。《留学匈牙利》一书的出版,虽然只是匈中文教合作宣传的一小步,但希望它能助力中匈间更广泛全面的合作迈开大步。”

匈牙利驻北京大使馆文化参赞、匈牙利文化中心主任宋妮雅女士亲临“中东欧文化教育”北京办公室揭牌。

 

微信图片_202011131538312

 

宋妮雅参赞在发言中说:“我一来到这里就能感觉到这里的建筑物、指示、说明、宣传品透着浓浓的匈牙利讯息,进入楼内看到了‘美丽的匈牙利欢迎您’的图片展和介绍,第一印象你就会爱上匈牙利。”宋妮雅女士强调:“在两国关系持续友好的基础上,发展文化教育合作势在必行。随着两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和匈牙利教育产生紧密联系。‘中东欧文化教育’中国办公室的成立对匈中两国的教育连线推广、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留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宋妮雅参赞说:“我们与匈牙利中欧文化教育基金会有着长期的合作经历,我们之间的合作顺利而且愉快。我们希望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与他们在教育领域能有更多更好的合作。”宋妮雅女士与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总编、中国服饰报社总经理钱竹先生共同为“中东欧文化教育”北京办公室揭牌。

 

(图片:匈牙利KKM)